制圖何將
自央行深圳分行日前下發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實施細則后,市場不停揣測哪些銀行有機會先拔頭籌。28日,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試點終于正式開閘。
首批15家銀行放貸20億
2012年12月27日,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發公告稱《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已獲批,在前海注冊成立并在前海實際經營或投資的企業可從香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銀行借入人民幣資金。
如今,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項目終于落地,貸款總額上限為500億元人民幣,涉及數家香港銀行及前海企業。
記者獲悉,首批業務共有15家香港銀行向注冊在前海的15家企業發放20億元人民幣貸款。
首批銀行包括工銀(亞洲)、中銀(香港)、信行(國際)、恒生銀行、渣打銀行、東亞銀行、大新銀行、南洋商業銀行、永隆銀行、匯豐控股等銀行。
促境內外人民幣資金流通
雖然海外一些地區比如倫敦、新加坡也在發展人民幣業務,但目前香港人民幣的主要出路還是在內地市場,海外需求量不大。此前內地可貸款至香港,但香港的銀行一直難以直接貸款給內地。目前香港人民幣存款約5700億元,為推動香港銀行人民幣貸款業務,監管當局已陸續放寬對香港銀行進行人民幣貸款的限制。
星展銀行預計,前海跨境貸款試點成功出臺后,規模將逐步擴大,為香港銀行人民幣資金提供出路。渣打銀行中國首席執行總裁林清德表示:“人民幣正在漸進地向國際貨幣邁進。”
■分析
境內外存利差引發套利隱憂
目前香港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優惠利率約為4%-5%,內地一年期貸款利率為6%,但不少企業獲得貸款都需要上浮利率,貸款利率達到6.6%。
一公司財務經理向記者坦言,目前在香港發行的3年期人民幣債券利率在4.5%-5%之間,加上承銷費、法務費、審計費等,其成本和內地銀行的貸款差不多,如果跨境貸款試點放開范圍,定會吸引眾多企業參與。
央行及外管局為防止企業拿到香港銀行貸款后轉貸,從中賺取息差而擾亂內地信貸市場,出臺的細則明確,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用途應符合前海產業發展目錄要求,優先支持用于進口及其他對外支付的貸款需求。借款企業還被要求通過境內結算銀行向深圳人行遞交貸款用途說明書等材料,必須在境內結算行開設專門的賬戶來存放從香港匯入的資金。
不過,資深外匯專家湯亞鍵仍擔憂:“外匯管理局的審核只限于表面真實性的審查,企業仍有可能把原來的資金‘懸’起來,或分批操作把借入的資金注入企業賬戶參加企業資金周轉。”
本文來源:京華時報。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京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