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違約或許仍將是個傳說。
日前,江西賽維4億元短融“11江西賽維CP001”發布兌付公告,正式啟動短融兌付程序,一如市場預期。
上述從危機到兌付的情形,讓市場不禁聯想到山東海龍短融的兌付,最后“由公司控股股東濰坊市國資委進行擔保,主承銷商恒豐銀行提供了此次過渡的兌付的資金”。
而近期銀行間市場出現的第三只垃圾短融,“11新中基CP001”將于11月7日到期,剩余期限僅有19天。巧合的是,賽維和新中基這兩只垃圾債的主承銷商均為招商銀行。
在“11新中基CP001”的募集說明書中,招行承諾,“如果債券評級下調,必要時將召集持有人會議,商討相關債權維護的工作”。10月16日,記者多次致電招行投行部,該部門均無人接聽。
招商銀行為主承銷商
作為主承銷商,恒豐銀行曾一度備受質疑。
此前山東海龍8.97億元貸款逾期,而作為“11海龍CP01”主承銷商的恒豐銀行,并未出現在山東海龍欠款未還的金融機構名單中。
根據記者了解,盡管恒豐銀行在2008和2009年對山東海龍均有授信,但在2010年9月底前,恒豐銀行或許已經停止與海龍的授信合作。
2011年4月,海龍發行“11海龍CP01”,募集4億元,主要用于償還銀行貸款,而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之后在9月份發布的對山東海龍譴責公告顯示,其中大部分正是用于償
還恒豐銀行的承兌匯票。
新中基的情況頗有類似之處。
據募集說明書載,截至2011年6月末,作為“11新中基CP001”主承銷商的招商銀行授信*ST中基5.5億元,已使用5.3億元。
2010年年中,作為*ST中基2010年5億短融主承銷商,招行給于新中基貸款5億元,期限1年,利率3.5%,這筆信用貸款是*ST中基貸款中最大的一筆。
2011年底,招行再次承銷了4億元“11新中基CP001”,全部資金用于置換銀行貸款,招行上述5億貸款也未逾期。
10月17日,新中基公布了《新疆中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在金融機構逾期貸款最新進展情況的公告》,招商銀行并不在列。
招行曾承諾,“如果債券評級下調,必要時將召集持有人會議,商討相關債權維護工作”。一家股份行江蘇分行信貸部人士對記者稱,承銷商也不愿讓短融兌付落空,可能安排貸款先行兌付,恰如恒豐銀行承銷的海龍短融便采取這一模式。
過半逾期為保證貸款
根據新中基上述公告顯示,新中基逾期貸款總計5.26億元,為凈資產的2.5倍。此前海龍的逾期貸款為凈資產的3.6倍。
其中,克拉瑪依商業銀行(昆侖銀行)逾期最多,為2億元。根據記者了解,昆侖銀行給予新中基的主要為長期貸款,位列新中基長期借款的前五名,長期貸款為2億元。
中國銀行為新中基母公司最大貸款銀行之一,截至2011年6月末,貸款超過2億元。而截至2012年10月15日,中國銀行貸款逾期1.91億元。
建設銀行逾期為1.25億元,包含流動資金貸款和長期借款。中國農業銀行的逾期最少,為1000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不過因未能按期償還到期借款本息1026萬,農業銀行首先向法院遞交了對該公司進行重組的申請。
“目前就等著法院對農行申請的裁定了。不過我們是生產型企業,兌付4億元債券難度不大,目前已經在全面減產,減少損失。”新中基一位人士15日回應記者稱。
新中基上述8筆逾期貸款主要為保證貸款,保證方主要為中基實業的關聯公司。
“一般而言,在銀行的風控體系中,傾向于認為抵押貸款風險低一些,保證和信用貸款風險高一些,后者取決于保證方的代償意愿和代償能力。”上述銀行信貸人士對記者表示。
他稱,貸款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超過70%,銀行一般就會對貸款進行預警,像新中基負債率超過100%,則基本喪失了自主的還款能力,主要看貸款的外部保障。“目前已經有債權人提出了重組申請,如果公司進行重組,一般公司會引入戰略合作方,后者會與債權人談條件,一般債權都要縮水的,重組債權償付50%-70%的都有”。
對于4億元的短融,招商證券最近的一篇報告中分析稱,新中基連續兩年虧損,資產負債率達到103.58%,已經基本喪失獨立償債和對外融資能力。但“為了避免下屬企業融資成本和渠道的惡化,新中基實際控制人新疆建設兵團,對新中基有著較強的支持意愿,并且具備兜底能力”。據記者了解,招商證券也為新中基債券的承銷商之一。
上述信貸部人士也表示,為了照顧社會影響,債權的償還一般在稅收、工資、供貨商之后。但是,短融一般會在銀行貸款之前,因此最終的兌付應該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