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案例】
28歲的張女士是小學老師,月收入3000元;愛人在企業工作,月收入2500元,兩人都辦理了三險一金。
張女士剛剛結婚,有存款5萬元,因與父母同住,所以每月的花消基本由父母承擔。張女士理財經驗全無,她的理財目標如下:
■一年內,計劃生小孩,為孩子積累一定資金
■5年內購買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
■8年內購車
理財師:工行南站支行南五分理處、CFP國際金融理財師林卓
【理財分析】
張女士的家庭處在家庭形成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筑巢期,家庭收入來源以雙薪為主,而且收入較為穩定。就目前來看,由于與父母同住,家計支出有限,但會隨著孩子的出生和父母年歲的增高而逐年上升。作為新婚夫婦,目前可投資的資產有限,但因為還年輕,有較穩定的工作,而且家庭負擔少,具有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
【理財建議】
夫婦倆在職業生涯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增加投資性收入和量入節出的消費是實現理財目標的關鍵。
■建立緊急預備金,金額為3至6個月生活費用為宜,大致在5000元左右,存入一年期定期。
■目前的子女教育問題被每個家庭擺到了首要位置,教育金在時間和費用上往往缺乏彈性,因此教育金應提早規劃。拿出5000元作為未來一年內的生育準備金,用余下的4萬元整體投資于長期業績穩定性較好、風險較低的配置型基金。
■假設5年后房價為6000元/平方米,貸款成數70%,5年后需要購房首付款18萬元。建議以基金定投的方式積攢首付款,每月投入2500元,所選基金年平均投資回報率高于8%即可達成目標。定投基金可選擇具有優秀業績排名的基金公司旗下的股票型基金。
■購車計劃所要求的時間及費用的彈性最大。建議夫婦倆結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同樣以基金定投的方式,選擇波動性較大的基金,比如LOF基金,以求得較高的投資回報。這是因為,波動較大的基金比較有機會在凈值下跌的階段累積較多低成本的份額,待市場反彈可以很快獲利。從長期來看,高于業績平穩的基金。每月600~800元,如果年平均報酬率10%,購車目標即可輕松達成。
【理財提示】
■運用好信用卡小額信貸,免息期內透支消費,刷卡積分,減少自有資金占用。
■小孩出生后,應適度調整日常消費計劃,如增加育嬰費用、保姆費用等。
■建議在購房時加買房貸壽險,以防止意外變故帶來的償貸壓力。(本報記者龔文武)
(本文來源:證券時報)
【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