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晚間,重慶水務、華海藥業公告顯示,兩家公司對外委托貸款合計達到8億元。
重慶水務()7月11日向隆鑫控股有限公司提供3億元貸款,年利率11%,為期1年。截至7月12日,重慶水務對外提供委托貸款余額為6億元。
華海藥業()將向一家房地產公司提供2億元貸款,年利率8%,為期1年。按照公司兩周前公告的計劃,尚有1.5億元閑置自有資金尚未動用。
當前中國銀行的人民幣貸款利率表顯示,一年期貸款利率為6%,五年期的為6.55%。
此前就在7月10日,廣匯能源()公告,公司將出資不超過15億元進行委托理財和委托貸款業務。
銀行“錢荒”之下,繞道銀行的借貸,或者通過銀行搭橋的委托貸款,變成了一種熱門生意。近期,不少涉及委托貸款的公司因“錢荒”事件而備受市場關注,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6月27日有110家公司有委托貸款記錄,合計金額約200億元。在這些上市公司中,貸款年利率大多分布在7%至12%,年利率超過10%的有53家。通過梳理發現,這些涉及委托貸款的公司集中分布于機械設備(14家)、醫藥生物(12家)、化工(11家)、房地產(8家)等四個行業。
始于5月末的這場規模空前的“錢荒”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包括銀行季度末要滿足資本要求以及公共長假等季節性因素。自6月份銀行“錢荒”達到高峰后,調整信貸結構已成為各家銀行的頭等大事。
有分析人士稱,從中長期來看,中國政府將控制金融風險和實現經濟再平衡作為新的首要任務,這意味著低息貸款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由于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持有大量超募資金、閑置資金,投資需求驅動下,進行委托理財、委托貸款,成為一種趨勢。同時,眾多有資金需求的公司,尤其是房地產公司,也把眼光瞄向了前述“金主”。
(責任編輯:DF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