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小貸、擔保在部分區域試水接入央行征信系統,加上目前更多的聲音稱有必要將包括P2P在內的新型貸款類機構納入征信系統,在我看來,這對于從事民間投資理財行業的機構來說,是具有正面導向意義的消息。”成都九合投資理財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合投資)總經理陳欣瑩表示。
央行將擴展征信數據范疇
據了解,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日前對媒體表示,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信貸機構可廣泛應用信用評分模型,通過電子交易平臺信息、物流信息、資金流信息等互聯網大數據綜合判斷授信對象的信用狀況。
然而,目前新型放貸主體的信用信息尚未被納入征信系統。“央行的征信系統的數據主要來源并服務于銀行業金融機構等傳統意義上的信貸機構,小貸、擔保目前只是部分區域試水納入征信系統,P2P機構、民間投資理財機構等的信貸數據則游離于征信體系之外。”陳欣瑩指出。
要實現將眾多新型貸款機構的信貸信息納入征信系統,仍面臨諸多難題。例如,新型信貸機構的數據缺乏統一標準,歸集困難;項目種類龐雜、數據量巨大,各機構缺乏統一標準,如何開發符合業務的接口規范尚需論證。
響應理財機構信用評級
與此同時,作為四川省民間投資理財行業協會的四川中小企業信用與擔保協會民間融資與擔保分會,近期推出了針對民間投資理財類機構的信用評級制度,這是國內首創。
“協會信用評級我們肯定是積極響應。民間投資理財數據龐雜繁瑣,但是作為四川主要行業協會,如果我們先進行規范化的信用評級,這對于未來能夠納入征信體系的數據范疇必將有巨大幫助。”有十多年豐富行業經驗的陳欣瑩舉例說,擴大征信數據,首先可以運用征信系統防范信貸風險,縮短借款方審查時間;其次,可以避免多頭授信的情況出現;第三,擔保公司可以通過征信系統了解所擔保的企業的資信情況。(文/張蒙)
本文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